正大集團種植事業首屆農民豐收節在慈溪園區隆重舉行
為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展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成果,10月12日,由正大集團種植事業承辦的“慈溪市農民豐收節”在慈溪園區隆重舉行。

▲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戚岳瑞致開幕辭
此次豐收節分為稻米品鑒會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兩部分。
上午,“慈溪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18)農民豐收節暨正大種植事業桑田公司稻米品鑒會”在正大種植事業慈溪園區稻漁共生基地舉行。
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戚岳瑞首先向與會各方介紹了慈溪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年多來的創建情況。他說,國家產業園的創建已進入收尾階段,創建過程中,各入駐企業、經營主體、相關單位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正大集團種植事業2.5萬畝種植基地已成為國家產業園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機械化程度最高、發展水平最高的主導產業之一。他希望產業園建設在正大集團等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下,協同發展、齊頭并進,為全面建成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園貢獻力量。
活動上,正大種植事業慈溪園區還發布了“海香軟”系列稻米新品牌。在場的領導和嘉賓品嘗后對其獨特的口感表示一致的認可。會上還與來自省內外的糧油公司現場簽訂了稻米訂單協議。

▲種植事業與相關糧油企業簽訂稻米訂單協議
正大集團種植事業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構建“示范基地+服務平臺”的1+N協同發展模式,推動發展合作制、訂單農業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在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對接市場、抵御風險、拓展增收空間等方面,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會上,種植事業還與掌起鎮武勇農場、浙江恒海農業公司簽訂了產業協作發展協議書,為農業經營主體向現代化農業經營轉變提供解決方案。

▲種植事業與相關農業經營主體簽訂產業協作發展協議
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慈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董維波。隨著董維波副市長鄭重宣布農民豐收節開幕,現場16臺新型聯合收割機同時開動,“海香軟”蟹田米新品種開鐮收割。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王金文陪同領導和嘉賓現場觀摩了收割場景,并觀看了稻漁共生基地里的水稻和螃蟹共生情況。


▲豐收節開鐮現場
寧波市農科院副院長王毓洪,慈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何登森,附海鎮、觀海衛鎮、龍山鎮等周邊5鎮的主管農業副鎮長,慈溪市農業局副局長方云華,慈溪市商務局副局長張科迪,正大集團飼料生產與工程項目職能線新項目建設中心資深總裁姜作奎、慈溪園區負責人王慶軍總裁、慈溪正大蛋業有限公司總裁衛文剛等領導嘉賓約300人共同出席活動。
下午,由正大種植事業承辦的“慈溪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大會議室舉行。參加會議的有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相關領導、慈溪市農業局副局長方云華、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王金文等。

▲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戚岳瑞作主旨發言
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戚岳瑞在會上作主旨發言。他說,開發區歷經十年開發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經歷了一段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園區想要在下一步工作中繼續高質量發展,還要正視現實、擺清問題、尋求突破。他希望在座的企業家能夠擰成一股繩,群策群力,通過龍頭帶動、品牌聯動,全力打造一流現代農業園區。
隨后,正大集團種植事業助理副總裁兼慈溪正大農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莊定云代表研究院向與會企業家發布了研究院年度重點課題——《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從面臨的問題與嘗試、發展與升級思路、發展與升級方法等三方面闡述了現代農業開發區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不同途徑。
正大集團種植事業慈溪園區常務副總經理張正家分享了規模化水稻種植和品牌創新、稻漁共生養殖示范、鹽堿地西瓜種植等多個探索、創新以及生產管理模式的經驗、經歷,贏得了與會各方的共鳴。
寧波市農科院副院長王毓洪就西甜瓜-水稻輪作模式作了詳細闡述;武漢正大水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強就稻田養殖小龍蝦相關模式進行了介紹。
據悉,正大種植事業慈溪園區今年以來連續舉辦油菜花節、農民豐收節,在“農業+旅游”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實踐與探索,在綠色發展的同時,讓慈溪市民在安全食品、觀光休閑農業等方面更多的分享園區發展成果。